政府工作报告31次提及“就业”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成为重中之重
信息来源:政策公告  发布日期:2022-03-08  浏览次数:1196

 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、社会稳定的压舱石,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,一直都是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1次提及“就业”,稳就业、保增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。

  当前,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,稳就业的任务也更加艰巨。如何保障“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,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.5%以内”这一目标顺利实现?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。

  完善政策,为企业减负纾困

  过去一年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,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.1%。成绩来之不易,挑战依然存在。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,不确定、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,我国面临就业总量大、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。

  “以往就业都是作为民生政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,近几年来,报告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,强调做好‘六稳’‘六保’工作,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支撑,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。”全国人大代表,致公党中央委员、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指出。

  代表委员们认为,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消化了大部分市场化就业人口,要保障就业和民生,就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,尽力为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等减负纾困。

  “政府近年来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,切实做到减税降费、减负稳岗,但受疫情、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,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面临融资难、融资贵、经营成本高、核心竞争力弱等方面的问题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58同城首席执行官姚劲波说。

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要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,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。

  “保市场主体需要从多方面着手,出台有延续性、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。”邵志清对报告中提到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印象深刻,在他看来,退税减税是一项关键性举措,应确保好政策落实到位,为企业雪中送炭,助企业焕发生机。

  转变观念,把供需关系调顺

  今年,全国高校毕业生将首次超过1000万人,如何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,成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,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。

  “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除了受经济形势、疫情等方面因素的影响,还与很多企业作为需求方,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长缓慢有关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说。

  传统企业招工难,与部分青年群体就业难矛盾并存;有的岗位找不到人,有的应聘人数太多,供需关系不顺……

  对此,民进中央建议,对接市场需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,根据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动态调整高校专业设置、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,确保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紧密连接,提高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匹配度。

  全国人大代表、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、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张兆安代表认为,社会对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认可度不高,从业人员待遇保障不够,导致年轻人更愿意投身新兴产业。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朱建弟也观察到,不少从业人员感觉“低人一等”,职业发展不明、规划不清,对单位缺乏归属感。对此,张兆安建议既要改善传统行业岗位的工资待遇、工作条件,也要积极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,让更多求职者拥有一技之长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则指出,综合分析大学生就业取向和国家需要以及岗位供给情况,有必要从强调就业难的被动思路,转变为全面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新局面上来。他建议,要开展高校学科和专业的现代化改造,“高质量就业绝对不是初次就业的高薪水,而是大学生岗位适切、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满足和国家战略得到保障。”

  强化保障,为灵活就业兜底

  作为吸纳就业的“蓄水池”,近年来,快递小哥、网络直播、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岗位持续增加,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。新问题也随之显现,今年两会,如何保护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。

  “灵活就业是就业的重要渠道,对于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北京金融法院法官厉莉指出,应出台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的劳动法律制度,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发展相关政策的动态供给,完善适用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参保和缴费方法,鼓励保险企业推出相应的商业保险产品。由此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性,更好发挥新就业形态对促进就业、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。

  全国人大代表、东莞市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曾香桂认为,应加快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,适当增加政策刚性,尽快总结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,适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。

  代表委员们表示,只要各方齐心协力,稳就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。

  (来源:中国上海政府网 转自解放日报)